当元宇宙、赛博朋克已经成为Z世代挂在嘴边的流行词,品牌策划下一步需要耕耘的空间,或许已经不止眼前这个眼见为实的世界了。
一、Z世代对赛博空间不设边界品牌不妨披上虚拟形象的“外衣”
当许多品牌在跟深圳品牌策划公司咨询时,还纠结着把该把预算投向站台、电梯广告还是短视频APP,另一些品牌已经开始偷偷地搭建起自己的虚拟世界了。
《Z世代营销》一书的作者杰夫·弗若姆提到:“Z世代的青年可以同时操作五个设备:电视、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台式电脑、写字板或是手拿的游戏装置。对Z世代来说,科技的存在是隐形的。”
有料品牌策划观察到,Z世代是富有人文情怀的一代人,他们不愿意被当作付钱的机器,而是更愿意与品牌建立精神共鸣,他们不容易被套路式的广告打动,但却对品牌的真情付出和原创内容更有耐心。对于品牌而言,虚拟形象的发挥空间更为广阔,但核心还是要抓住“人格化”这一关键因素,才能与Z世代建立有温度和有信任的强链接。虚拟形象诞生后,也需要长期的内容产出和角色运营,想在Z世代保持影响力,品牌的虚拟形象或许还有很长的“养成”之路要走。
二、Z世代渴望沉浸式体验“元宇宙”中到处都是流量入口
一场万人演唱会,大概就是线下活动的所能容纳人数的极限了,而Travis Scott在游戏《堡垒之夜》中举办的虚拟演唱会,却获得了1230万粉丝在线参与。
这次虚拟演唱会也成为一场线上营销的盛宴,演唱会结束后,Travis Scot流媒体端的流量增长了26%,《Stagazing》直接增长了50%,相关周边衍生品也售卖火爆。未来,这种打破物理世界局限的虚拟线上活动只会越来越多。
过去,品牌主找深圳品牌策划公司主要是为了获得某场大型赛事、演出的冠名权,往往需要投入重金,它们试图通过占据主要线下渠道,来获得用户注意力,又或者通过赞助活动现场的饮品,来获得与在用户面前混个眼熟的机会。但受制于现实世界的有限性,一场活动的容量总是有限的。
而在数以亿计用户聚集的虚拟世界中,“品牌露出”获得流量将是无法估量的。
Z世代早已习惯了与现实世界并行的“元宇宙”,他们渴望更沉浸式的、不受限制的3D交互世界。
三、Z世代不愿成为牵线木偶品牌要帮他们实现“自我推销”
一双爆款虚拟球鞋的背后,不过是一串代码和3D设计,但当Z世代听说马斯克、知名歌手Travis Scott穿过它,就会很想拥有同款。
未来,深圳有料品牌策划预测,不是一个品牌向用户推销自己产品的时代了。未来将是一个品牌需要与用户建立合作关系,帮助用户实现“自我推销”的时代。
“Z世代都希望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,而不是某个品牌的牵线木偶。”(《Z世代营销》)而虚拟世界,恰好可以为Z世代展现自己提供一片更光鲜、更广阔的舞台。